新浪微博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法官风采

法院驻村干警那些事儿

作者:郑垚  发布时间:2024-04-03 10:03:53 打印 字号: | |

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,助力乡村振兴,城口法院选派多名干警入驻复兴街道红坪村,高燕镇星光村、坪原村,明中乡双利社区,坪坝镇议学村等开展帮扶工作。他们不负组织重托,坚持“党建引领、司法帮扶、群众致富、集体增收”发展路径,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,他们的驻村故事是真实且感人的,见证了乡村的一步步蜕变。


扎根山沟6年,干到退休的那一天

      --驻复兴街道红坪村工作队员 郑海英

2024年3月19日,对于城口县复兴街道红坪村驻村工作队员郑海英来说,是个特殊的日子。这天,是他最后一天驻村的日子,也是他年满60岁光荣退休的日子。

脱贫之前的红坪村人住着最原始的茅草房、土墙屋,村民靠砍伐树木,烧“钢炭”维持生计,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。90年代兴起的“打工潮”,吸引了村里的年青人纷纷离家,出门打工。村内只剩下了老人和儿童及为数不多的青壮年。村民的文明意识不强,哪家有个娃娃不读书,哪家狗又伤了人,哪家的媳妇又“跑了”,哪个村民的身体又不舒服了......这些琐碎的揪心事,让我不得不挨家逐户上门解决,村民已把我当成“红坪人”也把我当成了亲人。

通过易地扶贫搬迁、引导性搬迁安置、廉租住房保障等多种方式,有力落实了村民的住房保障,完成191户整村搬迁任务,实现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逐步能致富”的目标,为91户集中安置户划分了菜园地,保障了搬迁群众后续产业的发展。

如今的红坪村,旧貌换新颜。辖区村级公路、产业路、人行便道的完善,环线公交车辆的运行,为村民生产生活、务工、就医、上学等提供了便利。友谊花园集中安置点,实现小区化管理模式,村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,从原来的“土木屋”到现在的“楼层房”居住环境干净整洁,舒适宜人。

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驻村工作日记。


始终冲锋在前的驻村“砖头”干部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-驻明中乡双利社区工作队员 王世君

王世君原是城口法院执行局员额法官,从执行干警到驻村工作队员,角色变了,工作更有挑战了,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,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是一点没变。从到任的那一刻起,他就是“一块砖”,群众哪里有需要,他就往哪里“搬”,始终将“踏踏实实做实事,千方百计促发展”这句话放在心上。

明中乡双利社区位于明中乡场镇,幅员面积27.5平方公里,林地2.8万亩,耕地1300余亩,辖区11个村民小组,549户,户籍人口1616人,常住人口1227人,现有脱贫户74户258人,监测户4户13人。双利社区建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个(莲花寨),“莲花寨”安置点是全县最大的集中安置点之一,现有5个村的村民搬迁居住, 共109户390人,其中脱贫户65户256人。

为了村民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,针对“莲花寨”安置点的公厕卫生,他率先垂范把长期无人清理的公厕洗手台、便台、墙面、地板、蜘蛛网、杂物等清理干净,充分体现不怕脏、不怕累的奉献精神。

面临第三批撂荒地复耕难题,整整6块地,面积达12.8余亩,他就这样砍、掀、烧、挖地全程动手完成。

类似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:协助社区共同搬走全场镇乱堆乱放的杂物;协助巡查横山公路和大湾槽土公路洪水损毁现状及修复;自觉整治“莲花寨”环境卫生;自觉清除大湾槽土公路边沟内障碍物;使用“测亩仪”走遍社区大部分农户测量独活、云木香、魔芋等的种植亩数;自带工具对公厕漏水的水龙头进行维修;清扫“莲花寨”新农村公厕和双事堂旁垃圾投放点周围的垃圾.......


感受一名驻村老法警的“热辣滚烫”

            --驻高燕镇坪原村工作队员 刘兆文

他,是实实在在机关的守护人,没有周末,没有节假日,不论上班下班,白天夜晚,机关办公楼总能看见他的熟悉身影。干警所需、所想、所求他总是最先知晓,并竭尽全力帮助解决同事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,让战斗在审判一线的干警有信心、有动力,无顾虑攻坚克难,扎实工作,服务群众,大家都说:“有刘主任,安心!”

后来,他身体每况愈下,大大小小的手术不知道多少次,他说:“我去驻村吧”,扔下在法院机关工作管理的条条框框,真心实意与村民交朋友,积极和村民沟通交流,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,入户走访脱贫户46户,一般农户75户,特殊困难群众18户,实现入户走访全覆盖。推动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工程,积极为村支“两委”班子建设出谋划策,提升农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思想意识。组织开展法院支部与坪原村基层党支部连线活动,增强党支部的团结力和凝聚力,加强基层组织建设。

他感叹:高燕镇坪原村作为高海拔山地,山高坡陡,紧紧抓住产业上山、住户下山,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、养殖业等都有很大潜力。产业规模发展了,当地村民能就近干事创业,外出奔波的村民回到家乡增收致富,人丁兴旺,美丽乡村美好未来愿景自然成型。


法院干警在村子里当起了“班主任”

         --驻坪坝镇议学村工作队员 蹇妮

2023年6月,蹇妮刚来到坪坝镇议学村驻村。面对即将到来的暑期留守儿童“管理难”的问题,她和第一书记一起策划了一场“红色议学暑期公益辅导班”。

选场地、购教具、做方案、制海报、招志愿者,他们一遍遍精心筹划前期事项。6月底,向村里各社员群发布了招生海报。报名第一天,议学村便民服务中心人来人往,前后来了20余名家长。

除每日的作业辅导外,还安排了美术、音乐、书法、棋类等兴趣课程,她与大学生志愿者一起轮流辅导作业和授课。为了加强红色教育,每日上课前十分钟为孩子们讲一则当地的红色故事,《王维舟的鹅毛扇》《红军药房》成为孩子们倒背如流的故事。

辅导棋类兴趣课程、组织开展班会课

8月,蹇妮接到红军小学王老师的电话,希望一起策划一场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。那次活动中,邀请到专业老师为留守儿童上了一堂心理辅导课,一些平常内敛的孩子们愿意主动站上讲台,倾诉了对在外务工父母的思念。

为期一个月的“班主任”体验结束了,但蹇妮对村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没有结束。近一年来,她密切关注留守儿童动态,协助村两委完善留守儿童档案,日常走访30余次,电话回访20余次,组织关爱服务活动2次,助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、快乐成长。


驻村8年,见证蝶变

            --驻复兴街道柿坪村工作队员 郭友亮

柿坪村地处城口县复兴街道东部,位于城巫主干道南侧,距县城8公里。域内地形复杂,地势起伏较大,海拔高度在800-1800米之间,呈东高西低走向,属典型的高山狭谷地型。全村幅员面积9.87平方公里,共有8个村民小组,316户、1247人。

之前:村级交通状况非常落后,村级公路除主干道外,仍有3公里路面状况极差,均为晴通雨阻。村小1所,在校学生126人。劳动力文化素质低,生产效益低下。农民观念陈旧,转变意识不强。贫困原因参差不齐。部分人因病致贫、因残致贫、因灾祸致贫、因子女就学致贫等。资金投入不足,发展阻力较大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,现阶段村级互助机制未能成立,无集体经济收入,部分弱势群体与一些特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低下。

现在:修建柿坪村移民安置点,可容纳80人居住;修建500平米的文体广场,丰富村民文化活动;修建污水处理站两个,实现公路沿线污水科学化处理;安装路灯179盏;新修水池十余口,山坪塘2口;硬化人行步道15公里,硬化村级公路11.8公路;新修村级公路5公路;新建村便民服务中心300平方米;厕所改造150余户;环境卫生整治200余户;成立柿坪村集体经济组织,每年收入5万元以上;举行文化活动每年12场次;法治宣传每年不低于3次。


驻“村”更驻“心”,实干促振兴

         --驻复兴街道红坪村第一书记 高明应

强基固本夯基础,为乡村振兴“添活力”。协助村党支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,规范党内组织生活,加强党员教育管理,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和1名预备党员。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组织开展环境整治、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15次,组织开展“E米阳光”公益课堂服务辖区儿童21人。组织多次主题党日活动,如学习先进典型、开展志愿服务等,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。   

参加红坪村党支部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暨集体学习

对本村公益性岗位(护林员)进行培训

巩固脱贫见成果,为乡村振兴“增动力”。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,严格落实“三在村”和遍访工作要求,常态化做好政策解读、问题解决和帮助增收工作,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9%,公共卫生、耕地保护等工作完成率超100%。对每户脱贫户进行精准识别和帮扶,提供产业扶持、临时救助、教育资助、住房补助等多种帮扶措施,帮助他们增加收入,减轻负担,利用驻村工作队资源为4户脱贫户2户监测户销售蜂蜜500余斤,解决了2户监测收入户算账难。申请因病因意外等造成家庭临时困难7户7人临时救助共计48092元,为脱贫户2户5人住房维修资金5500元。

5.28灾情查看

2023年6月到户产业验收,为了躲避烈日、早晨5点出发、走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。到达目的地。

帮助监测户、脱贫户销售土蜂蜜

到库区查看新下发耕地整改图斑地界及查看路面硬化施工现场

实地查看并处理龙门口乱倒垃圾现象

多方协调统资源,为乡村振兴“聚合力”。县法院派驻2名同志、公安局派驻1名同志组成驻村工作队,多方合力助力乡村振兴。争取县法院资金6万元改建红坪村党群服务中心,拓宽服务场地,提升服务能力。在县法院、公安局派出所、红坪村委的合力下,矛盾纠纷有效控制、文化活动有趣开展、诈骗案件零发生,基层治理有力有效,真正实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,调解邻里矛盾、家庭矛盾,如辖区脱贫户在高铁建设中意外死亡,家属企业产生矛盾纠纷,我们主动提供帮助,解决殡葬问题,联系各方洽谈,最终将问题解决在基层。村民打架纠纷矛盾不断升级,驻村工作队队员同村委一同耐心细致调解,用心用情服务,最终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
召开院坝会,协调道路加宽


产业发展“智多星”,百姓排忧“贴心人”

  --驻高燕镇星光村工作队员  蔡道武

入驻以来,蔡道武对脱贫户、监测户、低保户、特困户和残疾户进行了遍访,对退役军人、退休教师、退休干部、党员、乡贤致富带头人进行了重点走访,累计走访310余户。

大力开展消费帮扶,全年开展直接消费帮扶累计180余万元,从我村直接采购100余万元。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,全面排查村民返贫致贫风险,全年没有新防返贫监测对象,防返贫风险监测户减少3户,全村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和饮水安全更加巩固。

提升乡村治理能力,迭代升级“星光夜校”治理模式,成功申报为“全国乡村治理优秀案例”,全年开展各类活动16次,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意愿显著提升。

引导产业发展,新引进灵芝菌加工厂,现已全面投产;新引入共18个品种的蓝莓、车厘子,打造升级百果彭采摘园,激发村民种植积极性;加强与鸡鸣茶厂和民心茶厂合作,激励村民用好荒山茶,拓宽致富路;成功创建淫羊藿GAP基地,推动产业转型;结合青龙陵园重大项目,引导村民围绕殡葬事业谋发展。

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鼓励村民新改造厕所37户,引导村民打造最美庭院,美化人居环境。



 

责任编辑:宣传处
联系我们